杨氏模量(Young's Modulus)是材料在弹性变形范围内,应力与应变的比值,通常用于描述材料抵抗形变的能力。它是材料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于表征材料在受到拉伸或压缩时抵抗形变的能力。杨氏模量的单位是GPa(吉帕),其值越大,表示材料在受到一定应力时产生的形变越小,即材料越不容易发生形变,因此具有较高的刚度。
杨氏模量与弹性模量在概念上是相同的,它们是描述材料弹性性能的物理量。弹性模量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包括了杨氏模量、剪切模量和体积模量等。杨氏模量特指材料在单向拉伸或压缩时,应力与应变的比值。
杨氏模量的计算公式为E = σ/ε,其中E为杨氏模量,σ为应力(单位面积上的力),ε为应变(形变与原长之比)。这个公式反映了材料在受到拉伸或压缩时,应力与应变之间的比例关系。
杨氏模量的实验可以通过对材料施加拉伸或压缩力,并测量其产生的形变来测定。通过实验可以获得材料的杨氏模量值,这对于材料的选择、工程设计和产品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杨氏模量是描述材料抵抗形变能力的重要物理量,其值越大,表示材料的刚度越高,越不容易发生形变。它是工程设计和材料科学中一个基本且重要的参数。
关于杨氏模量,北京清析技术研究院可提供杨氏模量测定等检测项目。同时,北京清析技术研究院可对金属丝、钢丝、金属材料、钢铁、光纤材料、半导体、纳米材料、聚合物、陶瓷、橡胶等进行杨氏模量检测。
检测方法
杨氏模量的测量方法主要包括静态法和动态法。
静态法涉及在试样上施加恒定的弯曲应力或拉伸(或压缩)应力,然后测定其弹性变形量或弹性弯曲挠度。这种方法通过计算应力和应变来得出杨氏模量。
动态法则包括脉冲激振法、声频共振法、声速法等。这些方法通过测量材料在动态条件下的响应来计算杨氏模量。
此外,还有一些特定的测量方法,如:
光杠杆法:通过调整光杠杆和望远镜,以及在钢丝上加砝码使其拉直,然后测量平面镜到直尺的距离和钢丝长度,从而计算出杨氏模量。
CCD杨氏模量测量仪:通过调节支架和显微镜,以及使用CCD摄像机记录金属丝的伸长变化,进而计算杨氏模量。
这些方法各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可以更准确地测定材料的杨氏模量。
检测步骤
杨氏模量的测定步骤主要涉及以下步骤:
实验仪器准备。准备YM-2型动态杨氏模量测试台、YM-2型信号发生器、示波器(ST16B)、电子天平、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试样铜棒和不锈钢棒等。
实验操作步骤。包括使用游标卡尺测量铜棒的长度、用电子天平测量铜棒的质量、用螺旋测微计测量铜棒的直径、将铜棒悬挂并测量其共振频率等。
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通过计算得出样品的杨氏模量。这可能涉及到对测量结果的统计分析或使用特定的计算公式。
在进行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在测量铜棒的直径时,应在不同位置进行多次测量以获得平均值,减少误差。
在测量共振频率时,需要注意悬挂方式,避免外界干扰,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过程中,对仪器的调节和使用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仅供参考,具体操作时还需根据实验仪器的使用说明及实验指导教师的指导进行调整。
检测标准
1、GSO ISO 3312:2015 烧结矿物和固体矿物杨氏模量的估算
2、GB/T 30758-2014 耐火材料 动态杨氏模量试验方法(脉冲激振法)
3、ASTM C1557-20 纤维拉伸强度和杨氏模量的标准试验方法
4、BH GSO ISO 3312:2017 烧结金属材料和硬质合金杨氏模量的测定
5、T/GDASE 0008-2020 石墨烯薄膜杨氏模量的测定 原子力显微镜法
6、GB/T 34186-2017 耐火材料 高温动态杨氏模量试验方法(脉冲激振法)
7、YS/T 63.13-2006 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 第13部分:杨氏模量的测定 静测法
8、ISO 22605:2020 耐火材料 用脉冲激振法测定高温下的动态杨氏模量
9、GB/T 7962.6-2010 无色光学玻璃测试方法 第6部分:杨氏模量、剪切模量及泊松比